城口县鸡鸣乡:以茶为媒 驱动“产业+就业”双引擎
2025-08-05 20:31:25 来源: 第1眼TV-华龙网
第1眼TV-华龙网讯(通讯员 刘欢 李超)清明过后,城口县鸡鸣乡迎来春茶生产黄金期。千亩茶园新芽吐翠,漫山红樱点缀其间,茶农们正抢抓农时采摘鲜叶,鸡鸣乡茶叶加工车间也机器轰鸣、人影穿梭,一片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。
近年来,鸡鸣乡建立“产业+就业”发展模式,将壮大特色产业与促进高质量就业深度融合,实现就业稳民生,产业促振兴。当前,鸡鸣乡通过就业帮扶车间带动长期合作和灵活务工800余人,帮扶车间年产值1800万元。

产业引领 创办就业帮扶车间
产业带就业。近来,鸡鸣乡坚持党建引领产业发展,按照“一茶一药固根本,禽畜和鱼活全盘”的发展思路,构建起了“山上种茶药、坡地养禽畜、水中跃鱼群”的立体化产业生态圈。去年,鸡鸣乡农业产业年产值突破了1亿元。

特色产业多点开花,促农增收何解?
鸡鸣乡给出了就业帮扶车间的参考答案。“推进就业帮扶车间建设,将我们乡特色产业优势转化为了发展盛势,帮助脱贫劳动力精准对接就业需求,不仅是稳就业的‘蓄水池’,更是促振兴的‘助推器’,实现了民生改善与经济发展的双赢。”鸡鸣乡主要负责人说道。
经过实地考察后,车间创办主体很快就锁定在了城口县鸡鸣茶业有限责任公司。作为市级龙头企业,该公司建立了“公司+集体经济组织+合作社+农户”的利益联结模式,在茶叶基地建设、茶叶种植和生产管理中提供稳定就业岗位42个,季节性务工岗位50余个,并与五个村集体经济组织签订合作协议,固定参与企业分红,牵头组建的茶叶产业化联合体带动周边1600余户户均增收4000余元,促农增收效果十分显著。
2024年11月,城口县鸡鸣茶业有限责任公司经县农业农村委员会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、财政局联合成功认定为新一批就业帮扶车间。
车间带动 助力困难群众就业
走进茶叶车间,茶叶的清香扑面而来。自动化生产线高速运转,工人们正忙着将鲜叶进行摊晾、杀青、揉捻、烘干。
“车间优先吸纳脱贫户和困难群体就业,现在每天能加工鲜叶1000斤以上,人均月收入达5000余元。”车间负责人介绍。随着“鸡鸣贡茶”品牌知名度不断提升,订单量较去年同期增长31%,让村民们在家门口实现了“挣钱顾家两不误”。
同时,在推进就业帮扶车间建设过程中,鸡鸣乡不仅注重“输血”更重视“造血”。该车间围绕标准化采茶、手工制茶、加工技术等开展就业培训3场,覆盖80余人次,让务工群众既端稳“就业饭碗”,更掌握“致富本领”。
“在帮扶车间上班,既照顾了家里老人孩子,每月还能稳定增收5000多元,日子越过越有奔头了!”车间工人贺怀修一边熟练地分拣茶叶,一边高兴地说道。
据悉,为缓解春季用工需求大的问题,该车间还采用“灵活用工+定向帮扶”模式,临时吸纳800余名农户参与采摘,优先覆盖脱贫户及低收入家庭,按照“保底价 市场价”双轨制收购模式收购农户鲜叶,直接助农户均增收1000余元。
提档升级 抢抓春茶“黄金期”
“春茶一口,肉价三斗。”在民间素有这样的说法。为抢抓春茶市场的黄金期,鸡鸣乡进一步加强车间标准化建设,优化生产流程和数字化监测系统,确保春茶品质稳定提升。
车间内,制茶的各个环节均按照标准工艺流程执行,今年,车间还加大了智能化投入,新增鲜叶揉捻自动化生产线和室内温度数字化监测系统,实时监控茶叶加工过程中的温湿度、发酵程度等关键指标,确保生产稳定可控。

“春茶贵在鲜,品质是关键。”相关负责人表示,为确保春茶品质,公司还建立健全了质量追溯体系,从源头把控鲜叶质量,并在加工、包装、储运等环节层层把关,确保每一片茶叶都符合高标准要求。
据悉,鸡鸣乡首批春茶成品已成功通过质量检测,品质达到绿色食品标准,截至目前已收购鲜叶500余吨,通过线上电商平台与线下销售,订单量突破3000单。
下一步,鸡鸣乡将进一步发挥鸡鸣茶叶就业帮扶车间作用,加大“鸡鸣贡茶”品牌建设力度,提升产品附加值,推动茶业增效、农民增收、产业振兴,为乡村振兴注入蓬勃动力。
责任编辑:徐力超